為充分發揮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示范引領作用,激勵全區村黨組織書記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今天起,《安居新聞》開設《點贊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專欄,集中講述2022年度全區省、市、區三級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先進事跡,營造對標先進、學習先進、爭做先進的良好氛圍。今天帶你走近常理鎮海龍村黨總支書記、主任熊建,聽聽他讓村民幸福與鄉村振興“雙向奔赴”的故事。
沿著寬敞的馬路走進常理鎮海龍村,整潔的聯排民居、獨具川西民居風格的“庭院式”農家樂,無不昭示著這個小村落的安穩與美好?粗}埓迦招略庐惖拿婷,海龍村黨總支書記、主任熊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其中有喜悅,更有自豪。
常理鎮海龍村黨總支書記兼主任熊建說:“確實心里面無比的喜悅,通過這幾年的鄉村振興過后,我們家鄉有了現在翻天覆地的變化肯定是非常高興的。”
別看現在海龍村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可2018年以前,這里還是一個交通不便、偏僻的小山村,當時還在西藏務工的熊建帶著家鄉情懷,懷揣著讓貧困村莊換新顏的想法,回到了海龍村,并擔任起了村里的書記。
常理鎮海龍村黨總支書記兼主任熊建說:“2018年回來之前海龍村到處都是荒地,基礎設施條件非常差;貋淼淖畲髥栴}就是要改變家鄉的面貌,土地要改變土地,怎樣來發展產業,這是最大的一個問題。”
如何改變家鄉面貌、如何發展產業?讓村民幸福與鄉村振興“雙向奔赴”,面對這些問題,回鄉后的熊建積極用好政策,爭取資金支持,因地制宜成立了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聯合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流轉土地1500余畝,開墾撂荒地1400畝,發展桃子、蓮藕、油菜種植,壯大村集體經濟。去年,海龍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282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萬元,熊建把“菜籃子”“果盤子”變成了富民興農的“錢袋子”。
常理鎮海龍村村民稅玉寶說:“熊書記在我們村帶頭帶得好,方向搞得好,因為就是第一土地沒丟荒,第二搞計劃經營引進那些各方各個方面的產業,把我們村經濟也帶動起來了,老百姓有活干也有收入了。”
常理鎮海龍村黨總支書記兼主任熊建說:“下一步想把海龍村的優質產品要加工成我們的精品路線,從包裝包括我們的一產業的,從二產業從三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我們農文旅融合。”
在發展產業的同時,熊建還在政策的支持下,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強基本公共服務,帶領村民一起“硬化、亮化、綠化”村子,同時積極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獨具一格的特色文化,使海龍村成為了成渝周邊小有名氣的旅游村莊,吸引了各地游客前來游玩,村民們不但吃上了農業飯,更端牢了“旅游碗”。
常理鎮海龍村村民周小群說:“我們可以在我們自己家門口就可以做生意,我們把我們的屋頭70多歲老人,我們也照顧了,在屋頭把錢也掙了。”
常理鎮海龍村村民王琴說:“我覺得帶來的人氣,真的是很不錯,我幫我父母他們做生意,主要就是賣點涼粉涼面,非常滿意。”
如今的海龍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在熊建的帶領下,海龍村先后獲得了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5A先進村黨組織、四川現代農業億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榮譽稱號,這些榮譽也讓熊建帶著海龍村更加堅定地朝著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闊步邁進。
常理鎮海龍村黨總支書記兼主任熊建說:“下一步,我們就要做大做強我們農旅融合,要讓我們的更多的業態引得進來,把我們外頭的人更多的人引回來,在我們這里消費,我們要打造些玩的、住的和吃的,讓我們的游客留得住。”(文/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