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是解決三農事業發展的前提。眼下正是紅薯育苗的關鍵時節,在白馬鎮寶泉溝村,當地群眾正搶抓農時下地排紅薯種苗,為今年紅薯的豐收打好基礎。
近日,白馬鎮寶泉溝村巧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紅薯育苗基地,幾十名村民正忙著打窩、鋪種薯、澆水、蓋膜等,大家分工協作、默契配合,有條不紊地開展紅薯育苗工作。
“我們整個的育苗情況現目前已經完成了50%,在這么好的天氣情況下,我們預計在接下來的三天,把80畝的育苗苗床準備結束。”安居區巧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彭巧說。
近年來,寶泉溝村結合當地土壤和氣候特點,采取“合作社+農戶”經營管理模式,不斷壯大特色農業種植規模,通過近幾年的發展,紅薯種植已成為該村穩定增收的主導產業。下一步,寶泉溝村將立足自身產業發展資源和優勢,不斷優化機械耕作設備,提升機械化耕作水平,著力推動紅薯產業提質增效,讓小紅薯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大“薯”光,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
“在我們紅薯這個薄弱環節,比如說移栽環節,我們合作社會引進一批先進實用的農機設備,在5月份正式移栽紅薯苗的時候來開展機械化示范,爭取把我們的紅薯機械化水平提升至95%以上。”安居區巧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彭巧說。
目前,全區共有成規模的種苗繁育基地3家,育苗面積達0.8萬畝,預計紅薯苗可供應種植面積8萬畝。(文/熊超 廖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