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深入推進,農業生產條件、農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各項短板加快補齊,吸引了大學畢業生、農民工等各類人才在廣袤田野大展身手,區政協委員陳克蘭就是返鄉隊伍中的一只“歸巢燕”。連日來,陳克蘭正積極準備育秧育苗工作,為糧食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在三家鎮三家大米現代農業園區,千畝油菜花競相綻放,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當下也正是育秧育苗的時節,陳克蘭組織當地農戶開展水田平整作業,為育秧苗做足準備;剜l多年的陳克蘭早已成為了當地有名的“農業專家”,摸索出了一套符合當地實際的種植模式。
。⑺臼崭詈蠓N川芎,川芎挖了后我們馬上又種水稻,因為我們現在實行的是一季多用制,一塊地里面我們上半年種水稻,下半年我們就種中藥材。"區政協委員 陳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克蘭說。
過去,陳克蘭和丈夫一直在外承包工地,有著不菲的收入。2015年,回家鄉后看到成片的土地撂荒,陳克蘭萌生出自己發展農業的念頭。
。傞_始我一個人在家里開始開荒撂荒地整治,從剛開始的幾十畝,后面陸陸續續地發展到幾百畝的時候,那時候我老公看到一個人在家里做起來太累了,他又回來協助我幫我一起……我最初的初衷就是讓更多的人吃上更放心的大米。"區政協委員 陳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克蘭說。
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陳克蘭在發展的前幾年年年虧損,在這個過程中,她也不斷摸索累積了大量經驗。隨著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實施,她的“大米產業布局”實現了“升級”,稻魚養殖、稻油輪作、稻藥輪作的循環農業養殖模式讓她扭虧盈利,先后帶動村里近百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共同富裕,是村民們的盼頭,也是陳克蘭的奮斗目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將聚焦加快打造全國鄉村振興樣板地目標,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大升級”工程,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這讓陳克蘭和鄉親們更有信心、更有干勁。
"我作為一個政協委員,我會履好我的職責,我會讓我的種植這方面,把我的種植行業這一塊做得更好,發展得更靚,讓我們的三家大米走上新的臺階,能讓更多的人吃上我們的三家大米。"區政協委員 陳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克蘭說。(文/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