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不斷推進,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已成為抓基層、打基礎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聚賢鎮青岡村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抓手,因地制宜發展養牛產業,實現了村集體有收益、產業得發展、群眾得實惠多方共贏的局面。
走進青岡村的肉牛養殖場,一頭頭活潑健康的小牛正好奇地四處張望,工人正將草料、酒糟、飼料攪拌混合在一起,進行機械化投喂。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曾小林告訴記者,他們村上從2020年開始養牛,到現在年均出欄量已經達到100頭以上。
聚賢鎮青岡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曾小林說:“一年比一年多,去年就是100頭左右了,計劃在今年我們可能出欄量應該在130頭以上。去年我們的產值是在270萬元左右,今年應該是在310萬元以上。”
地方產業要發展,找準方向是關鍵。據了解,過去青岡村村民主要以種植傳統農作物和外出務工等途徑增加收入,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經多方考察,發現牛肉價格偏高且穩定,加之村里具有良好的養殖條件,村上最終確定將養牛作為村里的主導產業。
聚賢鎮青岡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曾小林說:“環保方面,牛也有很大的優勢,牛場的味道要輕得多,目前,我們養牛場,光養牛場這一塊我們每年就為集體經濟收益有七萬多塊錢,可能后期會更多一些,一年比一年更多。”
找準了發展的方向,大家也更加的干勁十足。今日之青岡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以黨建引領為抓手,與村民共建合作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以產業帶動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把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群眾增收財富的根本途徑,帶動更多群眾致富增收,有效促進鄉村振興。
聚賢鎮青岡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曾小林說:“接下來我們準備把養牛場再擴大一倍以上,增加集體經濟收益,代養模式把牛給老百姓養,我們給他一定的報酬,方便很多不便出門打工的老年人,給他們提供很多的經濟收益,不斷增加老百姓的收益,助力鄉村振興。”(文/李佩洋 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