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安居文旅發展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年。這一年,安居文旅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和2022年省、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精神,立足打造“養心文旅名城樣板地”“西部休閑旅游必選地”,持續下好資源盤活、項目撬動、融合蝶變“三步棋”,加快建設“成渝之星”安居極核和湖光山色中的安逸安居。
海龍凱歌農文旅園區成功打造“中國沼氣文化之鄉”,成為全省唯一一個在同年度斬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天府旅游名村、省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等殊榮的樣板村。以文旅融合為切入點,在全省率先探索實施“商業+公益”放映模式,在海龍村建設全市唯一一個鄉村院線影院,農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院線大片。
海龍村僅僅是安居區繁榮發展文旅產業的縮影。近年來,安居區立足寫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創新由“政府端菜”向“民眾點單”的轉變,制定并公布“館站服務+流動服務+數字服務”公共文化目錄,全面開展文化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景區、進企業、進機關工程,非遺音樂劇《石工號子》亮相央視、大型家廉文化歷史川劇《青山依舊在》成功首演、紅色音樂劇《伍先華》、情景音樂劇《凱歌記憶》廣獲好評;歌曲《幸福家園》《斑駁的記憶》、廣場舞《墨韻詩香》獲得省級大獎。牽手峨眉電影集團、四川電視臺打造黃峨古鎮、海龍凱歌影視拍攝基地,四川電視臺《幸福耙耳朵》劇組在海龍凱歌拍攝的《新村舊時情》將成為四川電視臺2023年鄉村振興題材開年大戲。全年,累計開展各類文化活動600余場次,惠及群眾30余萬人次。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基礎,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更離不開項目支撐。近年來,安居區在立足和突出現有文化旅游資源特色的基礎上,持續用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重點扶持、培育一批輻射力強的大項目。2022年,安居成為近年來全省唯一一個同年獲得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和智慧廣電示范區兩個項目支持的區縣,獲得省級資金支持,“海龍凱歌”文旅綜合體成功爭取省級文旅融合示范項目支持。七彩明珠“尚書宴語”庭院中餐、“陶情樂府”園林火鍋建成營業,迅速成為全市最熱消費新場景;黃峨古鎮“家廉文化長廊”“家風書畫長廊”高品質呈現,“中國麻將文化博物館”精彩亮相,七彩明珠4A級景區金字招牌更加閃亮。柔剛街道綜合文化站(安溪書院)提升改造,攔江鎮文化站加快改造升級,鳳凰棲公園“城市書房”啟動設計,“一極五片多點”文化空間格局不斷完善。
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近年來,安居區緊扣高質量發展全域旅游目標,致力將歷史優勢、文化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精心打造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大會、文化活動和產業品牌,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2022年,安居區成功舉辦“七彩花開·聯心遂潼”踏青季、川渝泛瓊江流域文旅聯盟2022年文旅交流活動,成功召開楊慎·黃峨“同心詩侶”文化交流座談會、川渝泛瓊江流域文化旅游聯盟縣(市、區)2022年聯席會暨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推薦會、遂潼川渝毗鄰地區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研討會。攔江鎮廣福村成功創建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七彩明珠景區成功入選省級研學旅行實踐基地創建名單;“海龍凱歌”農文旅園區斬獲全市唯一的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天府旅游名村等20余項國省殊榮,成為成渝地區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實踐模板和鄉村振興的特色名片。
如今的安居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魅力,文旅融合正為安居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源泉!(圖文/戴廣偉 陳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