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是四川省第一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一條條鄉村柏油馬路通村暢鄉、四通八達、連片成網。得益于此,安居區深入實施“金通工程”,一輛輛精心打造的“鄉村巴士”——“小黃車”穿梭于城、鎮、村、社之間,既方便群眾出行,也串聯起了群眾的致富夢、幸福夢。
喂,唐師你好,你現在在哪個位置……請麻煩你過來酒店埡這里一下。
近日,家住常理鎮酒店埡村的村民張廣才,準備去橫山鎮走親戚。午飯后,他就撥通了四川鄉村客運“小黃車”的預約乘車電話。張廣才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殘疾人,自從“小黃車”開通后,他的生活方便不少。
“到哪個地方一個電話就好了,反正是隨喊隨到,他們現在只收幾元錢,對我們,對殘疾者,或者對這些人都基本上方便,對比以前安全系數更高。”常理鎮酒店埡村村民張廣才說。
農村地區離校遠、接送難、不安全等問題一直是困擾學生與家長們的一大難題。針對這一情況,安居區開通鄉村運輸“金通工程”學生班車,每到周五放學高峰,一輛輛印有“四川鄉村客運”標識的黃色小客車早已在校門口等候,學生們走出校園便可直接上車。
“放假我就把他們接回家,上學之前我又在家門那里等他們返校,從學校門口拉到家門口,平安到家。”“金通工程”學生班車司機張從軍說。
以往來自鎮上的學生上下學大都是由家長親自接送,增加了家長不少負擔,乘坐黑車更是存在安全風險,學校擔心,家長們更不放心。如今“金通工程”學生班車開通后,家長們與學校是既省心、又放心。
“自從有了這個小黃車,出校門就可以直接上這個車,比以前安全一些了,也沒有太大的危險了。”學生歐陽詩琦說。
專車專線,從家出發。近年來,安居區已經開通城鄉公交線路4條、農村客運班線33條,同時針對殘疾群眾、學生、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采取靠前、上門服務,這些連接鄉村與城市的“金通工程”“小黃車”成了鄉親們幸福生活的“萬能車”。
暢快的交通與“金通工程”的深入實施為群眾提供趕場、上學、就醫、務工務農、農產品代銷、物資代買等多元運輸服務,讓農村群眾生活更方便,工作更便捷。在橫山鎮快遞物流運營中心,快遞員們正忙著卸貨和掃描入庫。如今橫山鎮郵件的進出,包括6家快遞公司的快遞代件和下鄉進村快遞件都是在這里進行分揀,場鎮居民可以自行到站取貨,而村里的快遞則可通過“小黃車”下村進行分發。
“這里近,這里出了門了在門口邊就拿到了,包裹這些,真的是方便我們這些老百姓了。”橫山場鎮居民張范菊說。
“在家門口就可以收寄快遞,乘坐車輛,老百姓感覺很方便,起到了一個便民、利民、惠民的一個目的。”中國郵政安居分公司三級物流體系建設運營負責人向國說。
在安居區快遞物流倉配中心,郵政的員工們正在對需要外送的農特產品和各類生產農資進行打包裝車。自“金通工程”開展以來,安居區創新工作方式,結合鄉村振興,建立專業化農產品物流渠道,使農產品出村進城,工業品出城下鄉,助推農民增收致富。
“積極響應區委區府的號召,發揮郵政點多面廣的優勢,積極對接交運、商務等部門打造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促進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全力助力安居區交通強區打造和鄉村振興。”中國郵政安居分公司副總經理王斌說。
得益于交通的發展,安居區積極探索“金通+旅游”融合發展模式,打造“金通工程”精品旅游線路,為周邊群眾提供近郊游、短途游、包車游等個性化服務,讓農村群眾也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拉動了地方旅游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如今的安居路網通了,城鄉的距離近更近了;微公交“小黃車”跑起來了,農村群眾的生活也更幸福更甜美了。下一步,安居區將以“金通工程”建設為抓手,不斷做好“跨區域、跨領域、跨部門”融合三篇文章,爭當交通強縣建設“排頭兵”,打造具有“安居特色”的示范樣板,全力做好四川省交通強縣排頭兵、急先鋒。(文/李佩洋)